儒释道 186 次浏览 分享 位置不同,不必解释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人与人之间,位置不同,风景自然各异,看到的、想到的,自然各不一样。 位置不同的人,无法互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267 次浏览 分享 王阳明: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记住这3点 王阳明一生不顺,少年科举失利、仕途不顺;中年被下诏狱,贬谪龙场;晚年带兵平叛,被人诬陷谋反。但是他却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最终立地成圣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261 次浏览 分享 鬼谷子:心太软之人,便是无福之人 生活中有一类人,总是喜欢成全别人,对别人狠不下心,让自己太委屈自己。 每每受了气,便自怨自艾、自我解嘲地哼一句:我总是心太软。 但鬼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512 次浏览 分享 《天道》:认知的九个层次,丁元英在第八层,你在第几层? 路遥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觉悟期,但觉悟的早晚,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天道》这部剧,改编自作家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被称为觉醒开悟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440 次浏览 分享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 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 花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 但仅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286 次浏览 分享 读《史记》:让经典照亮前行之路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阳明先生讲,“经即是史,史即是经”,《史记》在为我们讲述古今兴衰成败故事的同时,更为我们呈现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223 次浏览 分享 曾国藩: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独处守心,群处守口 曾国藩,之所以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是因为他在对自我的修行可谓达到了极致,他留于世人的做人智慧令人大开眼界。 其中,“大处着眼,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501 次浏览 分享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 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 花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 但仅有260字的《心经》,他 ... 查看全文
儒释道 450 次浏览 分享 庄子:幸福,就是用匠人的心态过好每一天 《庄子》中记载了很多匠人,这些匠人不是纯粹的手艺人,而更是接近于成道者。庄子以匠人为主人公,讲了很多故事,阐明了很多道理,让我们终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