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成功经验的精髓:一个人静静地修行

“孤独”这个词当下被赋予太多消极的色彩。但实际是,真正有所建树的人大多都有大量独处的时间,而身边一些比较浅薄的人却花费大量时间做一些无效社交和毫无意义的事浪费着时间。

说到一个人的修行,最有钱的应该就是巴菲特了。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呆在他的老家奥马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一年只去大城市两次,每次他都要把需要做的事情列成详细的清单,确保有更多更安静的时间独处。

巴菲特说:“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他举例子道,在一个人们每五分钟就来回喊报价的环境里,在一个别人总把各种报告塞到你面前的环境里,很难做到持有不动。要是人们每天都改变着自己的投资组合,所有人最后都会破产,所有的钱最后都会进到中间商的口袋里。

华尔街靠折腾赚钱。你靠不折腾赚钱。任何刺激你瞎折腾的环境,都要远离。华尔街无疑就是这样的环境。

那么,巴菲特的经验就是远离那些扰人心的环境?不对,这还是不够的。

巴菲特的经验不是自我关闭,而是不断静静地修行。
在一场讲座中,巴菲特提出一个问题,在座的学生能有一次投资周围同学的机会,报酬是获得他一生收入的10%。如何选择投资的对象?巴菲特说,在他的老家奥马哈有个朋友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招聘的时候看三点:品行、头脑和勤奋。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品行不端的人,最容易又懒又蠢。

对于MBA学生来说,头脑和勤奋是毋庸置疑的,否则他们不会坐到这里,所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在于品行。

优秀品行的来源是静静地修行。大多行为是习惯成自然。常言道,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这话特别在理。

巴菲特说,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格雷厄姆是影响巴菲特一生的老师,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观察自己周围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对自己说:“我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们学习。”格雷厄姆发现学习他敬佩的人,像他们一样为人处世,是完全做得到的。而这个学习也就成为了他的习惯。修行一生,把自己的一生投资在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工作上。

巴菲特的修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他从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会为了那些自己不看重的去浪费时间和精力。
巴菲特说:“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修行并不是久久双手合十的打坐,巴菲特说,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充实的生活,时刻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浮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忽略什么,这才是修行。

剩下的只有一件事:安安静静、一如既往的生活。

与君共勉。

—————正文结束———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但是,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据统计,98%以上的人选择了分享与关注!

标题: 巴菲特成功经验的精髓:一个人静静地修行
地址: https://www.zhaowendao.com/10194.html
请加微信: wxzhaowendao,转载注明: 朝闻道

相关推荐

曲突徙薪 [qū tū xǐ xīn]

曲突徙薪(拼音:qū tū xǐ xīn)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