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细读《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里讲个人理解。因为千百年能人异士无数,对《道德经》这本可以称得上中华文化之源的奇书也是解读无数,所以这里的解释只代表个人看法。

“上善若水”,如今已经是个成语,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当然,现在大众的理解把“善”理解为“善良”,把整句话理解为“最好的善良像水一样润物无声,不求回报”。这些都对,一个成语在后世的引申和解释都是要根据环境和时代来定的,但是我们用“品性”、“善良”代入到这一整章中,是否解释得通呢?

老子五千言是为了讲什么呢?“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万物不过循道生生灭灭,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善”与“恶”也不过是大道在天地之间的正反映射,真正得道之人是不会在乎世人给出标准而定的善恶。老子的眼中没有善恶,只有“无为”和有“有为”,无为顺道,有为逆之,人们提出的所谓善恶在得道者心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会归于大道,混于大道。这就是《庄子·大宗师》中的“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那么这个“善”到底指的是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章便能通读了。

个人以为,老子用“善”在这里指代的一种“道”的状态,“上善”是非常靠近“道”的状态。因为《道德经》里老子也说过,“道”是无声无形无质的东西,名字都是勉强命名为“道”,那么道的这种不可捉摸性确实是很像水,而且并不止于形似,“道”的特性也像像水一样既对万物一视同仁,又生万物而不自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越靠近道,就发现道的状态像水一样。水生万物而低调不争,随遇而安,处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处。所以是有点类似于道生世间万物而不让人察觉。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里继续阐叙水的七种类似于“道”的地方,其实是将“道”形象化,让大家学习水的各种品性一样去追求“道”。

“居善地”,水往低处流,从来没有逆流而上的,这是“道”的顺应;“心善渊”,水空虚静默而深不可测,这是“道”的如深渊般守中;“与善仁”,水泽被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是“道”的大仁;“言善信”,水遇阻碍即避让,一定会依道前行,这是“道”的守信;“政善治”,水涤荡污秽,平衡测量,这是“道”的治理;“事善能”,水遇方则方,入圆则圆,这是“道”的能力;“动善时”,水冬冰春融,丰沛干涸有节令,这是“道”的合乎天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们只有像水一样不与物争,不与人争,不与百姓争,不与天地争,对待外界事物顺应其自然发展,顺应大道规则,让外物和自身达到完善和谐的地步,自然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水兼七善(道的七种特质)而不忧,我们追求道也是如此。其实这章中所有的“善”归结到最后还是“不争”。

“不争”即“无为”,但“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通过有为法来顺应“道”、接近“道”、从而知“道”。

—————正文结束———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但是,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据统计,98%以上的人选择了分享与关注!

标题: 上善若水:细读《道德经》第八章
地址: https://www.zhaowendao.com/9592.html
请加微信: wxzhaowendao,转载注明: 朝闻道

相关推荐

王阳明: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正德四年正月初一,贵州大雪。 被贬此地已三年的王阳明,特地赶到城头赏雪,并写下一首咏雪诗: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 ...

让自己越变越好的五种心境

有句话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我们有时无法改变处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今晚的夜读送你5种好心境,愿你把 ...

人生努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些问题,一直徘徊在我们脑海中。 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快乐,是种怎样的状态?有了钱,有了权力,有了知识,我们能获得幸福吗? 亚里士多 ...